DQZHAN技術訊:面向自動化的配電網可靠性提升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
如何提升配網可靠性?
國網公司以建設現代設備管理體系,推動設備管理的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公司建設的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具有高承載、高互動、高自愈、高效能四大核心能力。以上這些都需要強有力的配電自動化作為支撐,必須充分發揮已建成的新一代配電自動化系統和60萬余臺配電終端作用。
然而,應用配電自動化提高配電網可靠性,仍然可以進一步深挖潛力。現階段,傳統運維管理存在專業壁壘,實用化程度有待提高。1、自動化設備分體設計,自身可靠性有待提高,鐵磁諧振、遙信抖動、故障誤判等問題難以有效處理;2、智能化功能發展不充分,感知、處理能力有限,難以滿足精益化線損管理和快速故障自愈等實際需求;3、成套化設備檢測有盲區,單臺設備一體化檢測和多臺設備組網檢測都缺乏有效手段。
為此,按照公司管理戰略要求,充分考慮協調傳統成熟技術的可靠性與新技術不確定性之間矛盾,開展了基于配電自動化新技術的配網可靠性提升關鍵技術研究,并開展相關工程應用。
行業現狀:
配網可靠性提升存在瓶頸,設備質量管控有盲區、發展不充分
一、傳統架空線路自動化程度低,且一二次設備集約化程度低,存在著標準不統一、裝置不集成、性能不可靠和管理不同步等問題;末端感知能力差,難以準確識別故障,有效隔離故障,導致分支故障影響整條線路,從而影響架空線路可靠性提升。
二、傳統電纜線路智能化水平低,核心設備未采用物聯網架構,故障處理水平存在一定不足,難以實現故障準確隔離、快速自愈;并且,針對不同的現場情況需做定值整定以及拓撲修正,運維成本高、實用化程度低。
三、傳統質量管控分別進行,協同管控存在專業壁壘,且一二次融合后的整體質量管控缺乏技術手段;并且,隨著一二次融合設備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其實用化推進工作有待進一步提升。
研究內容
一個核心問題:如何提高配網可靠性?
管理成果 :配電自動化應用提升工作方案
**成果:架空線路深度融合智能開關、電纜線路邊云協同自愈系統、配電網智能設備綜合檢測平臺
【**推廣】架空線路 智能感知就近隔離
1、物聯網智能感知終端與斷路器深度融合
2、低功耗物聯網控制終端故障就近隔離
【分層試點】電纜線路 邊緣計算快速自愈
1、快速通信、時間同步
2、自適應差動保護判據
3、自適應負荷轉供判據
【全域覆蓋】核心設備 全域管理本質**
1、建立管理組織體系
2、加強日常管理運維
3、探索新技術應用
結語
在配網可靠性提升關鍵技術方面開展了研究,成果提升了配電網架空線路、電纜線路及相關核心設備的可靠性。
(1)提出了配電自動化應用提升工作方案,從組織體系、日常運維和新技術應用三方面開展配電自動化實用化提升工作,推進公司提質增效,為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提供有力支持。
(2)研制了架空線路深度融合智能開關,設計了內置物聯網感知終端的深度融合固封極柱,整機局放<5pC,支持帶電安裝,并設計了整機平均功耗<1.2w的控制終端,實現了架空線路接地、短路故障就近隔離。
(3)研制了電纜線路邊云協同自愈系統,設計了基于物聯網架構的自愈智能終端,采用高速同步技術、自適應故障處理和供電恢復技術,實現電纜線路百毫秒級自適應故障自愈。
(4)建立了配電網智能設備綜合檢測平臺,采用多通道同步準確度測試、無靜差自動反饋控制技術,實現了10kV單臺設備一體化檢測和一次側硬件在環FA檢測,基于采用合閘角**控制技術的組態式動模,實現了多臺設備網架級FA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