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ZHAN訊:市場環境嚴苛,集運公司適者生存
面對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法規和油價持續上漲,集裝箱航運公司正面臨著市場風暴,從有限的需求中榨出利潤的壓力進一步增大。
德國評級機構Scope Ratings表示,資產質量、規模和多樣化將決定著未來18個月航運公司的成敗。“只有擁有*大的船隊、*高效船舶的集運公司,才能在今年實現盈利并迎接長期的挑戰。”
集運公司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高油價,運營商將啟動緊急燃油附加費作為收回成本的手段。盡管全球經濟增長強勁且貿易活躍,特別是在亞洲,但今年的燃油價格預計將上漲25%左右。
Scope Ratings分析師Denis Kuhn表示:“強勁的需求正在創造好于預期的供需平衡,但是行業產能過剩將是運費上漲的一個阻礙因素。”
由于供需基本面良好,航運顧問德路里*近將2018年的集裝箱航運需求從4.5%上調至6.5%。然而,良好的市場基本面并沒有轉化為更高的運費,這是由于供應量也略高于預期,主要是因為老齡船舶拆解淘汰活動減少。
分析師預計,2018年到2019年下半年,隨著老齡船舶拆解加速并投資新船,新的環保法規將導致運力過剩。
因此,Scope Ratings認為,在未來幾個季度,船隊質量和效率將變得更加重要,因為集裝箱航運公司能夠產生運營利潤并維持其信用等級狀況。
Scope補充稱:“運營業績下降將推高杠桿率,并可能導致航運公司的借貸成本增加。由于運費低于預期,許多航運公司的信貸利差*近有所擴大,如果通過加息可以減輕更高燃油成本的影響,并能夠提高效率,可能會再次收緊貨幣政策。”
另一個對整個行業增加挑戰的主題是日益增長的貿易爭端。即使目前的影響被抹平,但是從長遠來看,如果進一步增加關稅并采取報復措施,對全球貿易的影響可能會擴大。
Kuhn表示:“美國與主要貿易伙伴(包括中國和歐盟)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惡化,對航運公司的影響可能不如*初預測的那么嚴重。”
運輸量取決于消費者需求和供應商滿足需求的策略。該評級機構解釋,如果消費者從廉價關稅國家增加進口,那么對整體貿易量的影響可能不大,這有利于大型多樣化船隊的運營商迅速作出調整,以適應貿易不斷變化的需要。
因此,在Scope看來,像2M聯盟、THE ALLIANCE或海洋聯盟這樣強大的聯盟,更能以靈活可靠的方式滿足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48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