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ZHAN訊:儲能火熱之下的冷思考
盡管沒有提及補貼,2017年10月出臺的《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依然被業界稱為“儲能的春天”。春風拂過,四面八方對儲能的需求破土而出,大大小小的論壇一個接一個,儲能成為受追捧的話題。
地方政府則聞風而動,紛紛推出政策支持儲能發展,將儲能項目落地。山西省的火電儲能聯合調頻,江蘇省電網側、用戶側儲能雙管齊下,河南開展中部地區大規模電網側儲能項目,青海省的水風光配套儲能,以及廣東省的火電儲能聯合調頻和電力現貨市場儲能需求。目前,儲能產業幾乎遍布所有省份。
在政策刺激下,儲能產業站上了風口。幾大電力集團、電力設備企業、動力電池企業、電動汽車企業等紛紛進入。還有在531新政后,從風口跌落的光伏企業也部分轉而投身儲能。一年前還屬于小打小鬧的儲能,突然之間涌入眾多玩家,驟然熱鬧起來。
據中關村儲能技術聯盟統計,截至2018年上半年,我國電化學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為490.2兆瓦,相比2017年底增長26%。其中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裝機規模為100.4兆瓦,占全球新增規模的14%,同比增長127%。
來源:微信公眾號“能源研究俱樂部” ID:nyqbyj 作者:齊正平
真可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同是政策推動,讓人想起了這幾年光伏產業先后經歷的集中式和分布式的大爆發,不同的是對比看光伏的基礎其實還更好一些,爆發前在技術上和產業上已經有了長時間的積累。而儲能產業相對來說積累較為薄弱,在各方面都屬于剛剛起步。光伏圈地帶來的各種問題在531終于大爆發,這讓人不由憂心起儲能的油門是否踩得太足,當然或許這只是杞人憂天。
不過,看看動力電池傳統豪門沃特瑪,一年間“閃崩”讓人唏噓,大獨角獸寧德時代在補貼退坡以及日韓對手進入白名單后亦是危機四伏,而當年轟然倒下的巨頭無錫尚德已經鮮有人提起。可見在似乎穩固的能源圈,一朝繁榮一夜隕落的戲碼也會隨時上演隨時被遺忘。資本涌入帶來多大的機遇,就會帶來多大的風險。
但在各種新業態中,儲能相比智慧能源、綜合能源服務來說,沒有那么龐雜的系統,也似乎少了一些虛幻,更看得見摸得著接得到地氣。儲能的應用場景又十分廣泛,可再生能源并網、輔助服務、分布式、電網側、用戶側,無論新舊業務,都可以與儲能聯動。所以,在分布式沉寂、其他新業態較為抽象的情況下,又有政策加持,各方對于儲能的投資建設熱情無限高漲。
看著儲能項目一年間多點布局、規模翻番攀高,不敢輕易斷言是否算市場過熱,但從儲能的發展時間和基礎來看,還有諸多不成熟的地方。目前依靠峰谷價差套利仍是可行的商業模式,這也是江蘇儲能發展快規模大的主要原因(江蘇的峰谷電價差約有度電7毛錢的套利空間)。但對不同的地方來說,即便峰谷價差夠大,儲能項目是否賺錢還取決于當地的產業結構、企業開工足不足等情況。如何探索出具有較好經濟性,可以不指望補貼,禁得起市場考驗的儲能商業模式,還是一個難題。
而從目前一些儲能項目遇到的技術問題、施工質量問題、問題來看,無一不反映出我國儲能產業尚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距離******還很遠,要實現《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的“十三五”“十四五”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儲能的前景讓人無限遐想,儲能給可再生能源帶來的救贖讓人激動。但要在這片藍海中找到正確的航路,就需要進場競技的企業保持一份冷靜思考,在投資熱潮中不盲目不跟風,理性投資長遠規劃,既善于搭乘政策與電力體制改革的東風,又要主動在實踐中探索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
總之,儲能剛剛上路,在還不知道路況的時候,很有必要時不時松松油門踩踩剎車,畢竟走得穩才能走得遠。
為助力中國儲能產業發展,同時推動儲能在分布式能源領域的商業化應用,北極星電力網、北極星儲能網聯合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于2018年10月26日舉辦“2018中國分布式儲能峰會”。大會將開展豐富多樣的主題演講、項目對接、商務洽談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