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ZHAN訊:剛剛 政府工作報告對電力工作提出新要求
3月5日上午9時,十三屆國內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關于政府工作的報告。
一起來看看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哪些關于能源電力的內容吧!
一、2018年工作回顧
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6%,總量突破90萬億元。經濟增速與用電、貨運等實物量指標相匹配。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1%。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城鎮新增就業1361萬人、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左右的較低水平。近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實現比較充分就業至關重要。
經濟結構不斷優化
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作用進一步增強。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60%,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增速明顯快于一般工業,農業再獲豐收。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1%。質量和效益繼續提升。
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
國務院及地方政府機構改革順利實施。重點領域改革邁出新的步伐,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實行,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力度加大,營商環境國際排名大幅上升。對外開放全方位擴大,共建“一帶一路”取得重要進展。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功舉辦,海南自貿試驗區啟動建設。貨物進出口總額超過30萬億元,實際使用外資1383億美元、穩居發展中國家首位。
扎實打好三大攻堅戰,重點任務取得積極進展
制定并有序實施三大攻堅戰三年行動方案。穩步推進結構性去杠桿,穩妥處置金融領域風險,防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改革完善房地產市場調控機制。深入推進精準脫貧,加強扶貧力量,加大資金投入,強化社會幫扶,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穩步提高。開展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優化能源和運輸結構。穩妥推進北方地區“煤改氣”“煤改電”。建立河長制、湖長制。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雙下降。加強生態環保督察執法。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體經濟活力不斷釋放
加大“破、立、降”力度。推進鋼鐵、煤炭行業市場化去產能。實施穩投資舉措,制造業投資、民間投資增速明顯回升。出臺促進居民消費政策。推進“互聯網+”,運用新技術新模式改造傳統產業。深入推進簡政減稅減費。取消一批行政許可事項,“證照分離”改革在國內推開,企業開辦時間大幅壓縮,工業生產許可證種類壓減三分之一以上。“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施。清理規范各類涉企收費,推動降低用電、用網和物流等成本。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各地探索推廣一批有特色的改革舉措,企業和群眾辦事便利度不斷提高。
加大改革開放力度,發展動力繼續增強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國有企業優化重組、提質增效取得新進展。針對民營企業發展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千方百計幫助解憂紓困。推進財稅體制改革,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啟動。改革金融監管體制,完善利率、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農業農村、社會事業、生態環保等領域改革不斷深化。推出對外開放一系列重大舉措。共建“一帶一路”**效應持續釋放,同沿線國家的合作機制不斷健全,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加快推進。出臺穩外貿政策,貨物通關時間壓縮一半以上。下調部分商品進口關稅,關稅總水平由9.8%降至7.5%。新設一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經驗。大幅壓縮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擴大金融、汽車等行業開放,一批重大外資項目落地,新設外資企業增長近70%。
二、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6.5%;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國際收支基本平衡,進出口穩中提質;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金融財政風險有效防控;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以上,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上述主要預期目標,體現了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求,符合我國發展實際,與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是積極穩妥的。實現這些目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
要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精準發力、務求實效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要強化底線思維,堅持結構性去杠桿,防范金融市場異常波動,穩妥處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控輸入性風險。精準脫貧要堅持現行標準,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加大攻堅力度,提高脫貧質量。污染防治要聚焦打贏藍天保衛戰等重點任務,統籌兼顧、標本兼治,使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三、2019年政府工作任務
確保減稅降費落實到位
減稅降費直擊當前市場主體的痛點和難點,是既公平又有效率的政策。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這會給各級財政帶來很大壓力。為支持企業減負,各級政府要過緊日子,想方設法籌集資金。中央財政要開源節流,增加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一般性支出壓減5%以上、“三公”經費再壓減3%左右,長期沉淀資金一律收回。地方政府也要主動挖潛,大力優化支出結構,多渠道盤活各類資金和資產。我們要切實讓市場主體特別是小微企業有明顯減稅降費感受,堅決兌現對企業和社會的承諾,困難再多也一定要把這件大事辦成辦好。
以改革推動降低涉企收費
深化電力市場化改革,清理電價附加收費,降低制造業用電成本,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再降低10%。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推動降低過路過橋費用,治理對客貨運車輛不合理審批和亂收費、亂罰款。兩年內基本取消國內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減少擁堵、便利群眾。取消或降低一批鐵路、港口收費。專項治理中介服務收費。繼續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加快收費清單“一張網”建設,讓收費公開透明,讓亂收費無處藏身。
推動消費穩定增長
多措并舉促進城鄉居民增收,增強消費能力。落實好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使符合減稅政策的約8000萬納稅人應享盡享。要順應消費需求的新變化,多渠道增加上等產品和服務供給,加快破除民間資本進入的堵點。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5億。要大力發展養老特別是社區養老服務業,對在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等服務的機構給予稅費減免、資金支持、水電氣熱價格優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區應配套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改革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后來人就有可期的未來。嬰幼兒照護事關千家萬戶。要針對實施兩孩政策后的新情況,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托育服務機構,加強兒童**保障。發展壯大旅游產業。穩定汽車消費,繼續執行新能源汽車購置優惠政策。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健全農村流通網絡,支持電商和快遞發展。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讓群眾放心消費、便利消費。
扎實推進鄉村建設
科學編制建設規劃,大力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加快實施農村飲水**鞏固提升工程,今明兩年要解決好飲水困難人口的飲水**問題,提高6000萬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完成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因地制宜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廁所改革”、垃圾污水治理,建設美麗鄉村。
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
堅持以中心城市**城市群發展。抓好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推動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常住人口。更好解決群眾住房問題,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改革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繼續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和城鎮棚戶區改造,保障困難群體基本居住需求。城鎮老舊小區量大面廣,要大力進行改造提升,更新水電路氣等配套設施,支持加裝電梯,健全便民市場、便利店、步行街、停車場、無障礙通道等生活服務設施。新型城鎮化要處處體現以人為核心,提高柔性化治理、精細化服務水平,讓城市更加宜居,更具包容和人文關懷。
持續推進污染防治
鞏固擴大藍天保衛戰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持續開展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大氣污染治理攻堅,加強工業、燃煤、機動車三大污染源治理。做好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工作,確保群眾溫暖過冬。強化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加快治理黑臭水體,推進重點流域和近岸海域綜合整治。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城市垃圾分類處置。企業作為污染防治主體,必須依法履行環保責任。改革環境治理方式,對企業既依法依規監管,又重視合理訴求、加強幫扶指導,對需要達標整改的給予合理過渡期,避免處置措施簡單粗暴、一關了之。企業有內在動力和外部壓力,污染防治一定能取得更大成效。
壯大綠色環保產業
加快火電、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重污染行業達標排放改造。推進煤炭清潔化利用,加快解決風、光、水電消納問題。加大城市污水管網和處理設施建設力度。促進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推廣綠色建筑。改革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加快發展綠色金融,培育一批專業化環保骨干企業,提升綠色發展能力。
加快國資國企改革
加強和完善國有資產監管,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建立職業經理人等制度。依法處置“僵尸企業”。深化電力、油氣、鐵路等領域改革,自然壟斷行業要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實行網運分開,將競爭性業務推向市場。國有企業要通過改革、強身健體,不斷增強發展活力和核心競爭力。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
堅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場原則和國際通行規則,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國際產能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場合作。辦好**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推動對外投資合作健康有序發展。
奮斗創造歷史,實干成就未來。
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迎難而上,開拓進取,以經濟社會發展的優異成績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為決勝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