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ZHAN訊:牽制中國造船業?現代重工集團全球戰略曝光
全球*大船企韓國現代重工集團與沙特阿拉伯合作打造的全球*大單體船廠即將于明年竣工。現代重工集團新的全球戰略也在逐步成型——通過聯手沙特等主要船東國家建設大型船廠,從船舶出口升級為技術出口,在降低成本維持競爭優勢的同時“圍魏救趙”,從而對中國造船業形成牽制。
現代重工集團沙特合資船廠和發動機制造廠將于明年投產
據韓國造船業界消息,3月1日,現代重工集團宣布旗下負責造船業務的二級控股公司韓國造船海洋與沙特阿美合資建設的中東“超級船廠”International Maritime Industries(IMI)和發動機制造商Saudi Engines Manufacturing Company(Semco)的生產工廠將于明年竣工投產。
IMI是現代重工集團與沙特阿美、沙特國家航運公司(Bahri)和海灣地區*大鉆井平臺建造商Lamprell在2017年建立的合資船廠。這是韓國造船業歷史上**以純“收取技術轉讓磚利費”方式建設的海外造船廠。
2019年,IMI和現代重工集團達成船舶設計許可協議,現代重工集團將向IMI轉讓建造VLCC的結構設計和相關技術知識,從而使IMI能夠在沙特獨立建造符合國際造船標準的VLCC。這是現代重工**以提供結構設計和技術咨詢的方式出口技術。由此,IMI每次建造VLCC時,現代重工集團都會收取相應的磚利費。目前,IMI已從沙特阿美和Bahri確保了50艘以上的VLCC的建造量。
牽制中國造船業?現代重工集團全球戰略曝光
此外,收取磚利費的方式還可復制到核心船用設備——船用發動機領域。現代重工集團與在2017年與沙特阿美和沙特工業發展公司Dussur建立了***的發動機制造和維修企業Semco,三家公司將投資4億美元建設一家發動機制造廠。
據現代重工集團介紹,這家合資發動機工廠是其頒發的**個HiMSEN發動機授權協議。現代重工集團歷經10年時間的研發,于2000年開發出了自主品牌HiMSEN柴油發動機,也是韓國**款完全自主研發的中速柴油發動機,主要用于船舶動力或發電。目前,HiMSEN柴油發動機已出口到中南美、中東、亞洲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占據了全球中型發動機市場22%的份額,位居**。
此前, HiMSEN品牌發動機一直只在韓國生產,該合資發動機工廠建成投產后,即可實現在沙特的生產。同時,MAN二沖程發動機的制造和維修服務將根據現代重工集團與曼恩公司簽訂現有協議的再授權協議進行。按照現代重工集團的計劃,通過在沙特建立合資發動機工廠,可年產200多臺船用發動機,從而獲得磚利費、配套供應和技術支持等方面的多種附加收益。
與此同時,現代重工集團還將通過子公司現代重工為SEMC提供大量大型船用發動機的核心零部件。該集團相關人士表示:“無論是在海外生產HiMSEN船用發動機,還是出口發動機零部件,對于韓國企業都是**。這是一種與過去單純為降低生產成本而進行的海外擴張不同的技術出口戰略。”
出口技術,韓國船企與船東國深化合作坐收磚利費
對于現代重工集團而言,技術出口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戰略,也是牽制中日造船業競爭對手的手段。其戰略意圖是,與其擔心沙特阿拉伯、俄羅斯等主要船東國家建設大型造船企業而分流訂單,不如與其結為合作伙伴,將其培育為中日造船企業的競爭對手,同時使自身成長為通過轉讓技術收取磚利使用費的平臺公司。
早在2016年,韓國獲選成為沙特“遠景2030”規劃的重點合作國家,現代重工集團就開始深化與沙特的合作。2017年,現代重工集團與沙特企業的合資船廠IMI成立,其中現代重工集團持有IMI的10%股份,沙特阿美持有50.1%,Bahri持有19.9%, Lamprell持有20%。
IMI位于沙特Ras Al-Khair工業區,預計總投資超過200億沙特里亞爾(約合53億美元)。該廠占地面積1200萬平方米,建成后將成為全球*大的單體船廠,年產能為4座新建離岸鉆井平臺和超過43艘新造船——包括VLCC在內,此外還為260多個海運產品提供服務。
牽制中國造船業?現代重工集團全球戰略曝光
同樣在2017年,現代重工集團還規劃在沙特建設***的發動機制造和維修企業SEMC,生產MAN二沖程船用發動機和HiMSEN四沖程發動機。根據當時的計劃,合資發動機制造廠將于2019年投產,但由于全球造船市場長期低迷,該項目被延遲。不過,隨著當前國際船市的穩步復蘇,該項目又加快了進度。
現代重工集團以技術換訂單的戰略也體現在與俄羅斯的合作之中。2017年,現代重工集團通過其子公司現代三湖重工與俄羅斯紅星造船廠(Zvezda)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設立了船舶工程與項目管理合資企業紅星-現代公司,雙方簽訂了技術支持協議,將通過紅星-現代公司在船舶設計、市場營銷、人力資源培訓等方面開展合作,為紅星造船廠建造北極穿梭油船提供技術支持。雙方合作建造的俄羅斯首艘11.4萬載重噸LNG動力阿芙拉型油船“Vladimir Monomakh”號已于去年成功交付。
韓國業界指出,作為全球*大的原油、天然氣生產國之一,俄羅斯雖然軍艦建造技術出色,但在商船領域還處于蹣跚學步階段。由于俄羅斯距離韓國較近,因此雙方合作的造船項目80%以上的核心工程在韓國國內執行,然后由俄羅斯負責具體建造工作。
圍魏救趙?韓國造船業將以戰略競爭超越技術競爭
現代重工集團之所以要制定技術出口戰略,是為了應對海外客戶越來越強烈的制造業本土化(local-content)需求。local-content是指訂造新船的國家在訂購船舶或成套設備時的一種附加條件,在生產過程中要求采用一定比例以上的本國產品及服務。
基于此,沙特、俄羅斯已明確表示不會再把船舶建造100%交給外包,正在直接著手建設或改造大型造船廠。這些國家把過去在中國、東南亞發生的韓國和日本海外造船廠失敗的案例當作反面教材,堅定了打造本土造船企業的戰略。這些國家希望以訂單為基礎,從現代重工集團等全球造船企業那里獲得技術轉讓,并將本土化作為附加條件用于加強本國的制造業力量。
新興國家造船業失敗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船舶配套和基礎設施的缺乏,為此,這些國家也正在竭盡全力補齊短板。今年2月,沙特政府投資約1萬億韓元(約合8.34億美元),與韓國斗山重工建設公司(Doosan Heavy Industries & Construction)與Tuwaiq Casting & Forging公司簽署合同,在沙特king salman園區建設一家鑄造和鍛造廠。該工廠的主要產品線預計將包括用于石油化工廠的泵和閥門以及用于沙特造船廠設備的鑄鍛件。
據悉,中國造船企業為獲得新船訂單,也打算在海外建設配套基礎設施。對此,韓國造船業界相關人士分析稱:“如果今后想得到訂單,就要為培育訂造新船的國家本土制造業做出貢獻。”
以通過轉讓技術收取磚利使用費為基礎的現代重工集團的全球戰略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臺的。韓國造船業希望在大型LNG船、雙燃料動力船等目前具有較大優勢的新一代環保船舶領域加強技術開發,與中國、日本等競爭國家企業保持“超級差距”;而在韓國造船業競爭力下降的非主力船型領域,則通過對新興國家的技術出口確保收益,并對國外競爭企業形成牽制。
牽制中國造船業?現代重工集團全球戰略曝光
現代尾浦造船旗下越南子公司Hyundai Vinashin Shipyard就是牽制競爭企業的“戰略武器”。1996年,現代尾浦造船與越南船舶工業總公司Vinashin成立合資公司Hyundai Vinashin Shipyard,從修船業務起家,2011年開始轉型為整船建造企業,主要建造附加值不太高的中型原油運輸船和散貨船。而這些船型正是韓國造船企業的*大競爭者中國造船廠的主力船型。
對此,現代重工集團相關人士表示:“盡管Hyundai Vinashin Shipyard建造的并不是韓國造船業的主力船型,但可以降低成本,從而發揮牽制中國造船企業的作用,減輕中國造船廠以低價搶單策略爭奪韓國造船業主力船型LNG船或大型集裝箱船帶來的壓力。”
韓國造船業界相關人士表示:“保持技術優勢是戰略成功的前提條件。隨著訂單爭奪環境的復雜化,韓國造船企業的全球戰略也正在升級。”(王楚)